當陪伴化為力量!立委何欣純牽手希望家園院生 親子共融運動會跑出愛與勇氣
▲ 台中市希望家園頒發感謝狀給每一個協助單位,圖左為希望家園院長 許毓琳,圖右為台灣賦羽公益聯盟 理事蘇宥慈 (記者劉聿豐 攝)
【覞傳媒記者 劉聿豐/台中報導】
夏日的早晨,台中市大里區塗城國小的操場上湧現陣陣歡呼與笑聲。由 台中市希望家園 主辦的《擁抱希望·奔向未來》社區親子共融運動會,於 8 月 16 日熱鬧登場。這是一場不為名次的比賽,而是一段關於愛、陪伴與勇氣的故事。
✦ 一場「不為第一名」的賽事
本次運動會的規則特別之處在於,每位參賽者都需要由一名身心障礙者與一名支持者組成搭檔參賽。無論是父母、手足、老師、朋友或志工,只要願意牽著手一起上場,就能成為彼此最堅強的後盾。
活動項目包含登階板競賽、九宮格投擲、角盤移動賽、籃球投籃與原地運球,甚至還有趣味十足的「天旋地轉」比賽。這些設計兼具挑戰與趣味,不僅讓學員能安心參與,也讓支持者感受彼此間的默契與信任。
「我們希望社會看到──身心障礙朋友也能參與運動,值得在掌聲中綻放光芒。」主辦團隊如此強調。
▲ 圖為登階板競賽實況 (記者劉聿豐攝)
✦ 立委陪跑,陪伴勝過掌聲
最讓人感動的,是 立法委員 何欣純 當天親自到場,並全程陪同希望家園的院生一同參與賽事。從熱身到比賽,她不只是觀禮的嘉賓,而是孩子們的同伴。
何欣純在接受覞傳媒專訪時表示:
「今天我來到這裡,不是要頒獎或拍照,而是要和孩子們一起流汗、一起笑。看到他們努力完成比賽的模樣,我覺得陪伴比成績更重要。這場運動會讓我深深體會到,融合不是口號,而是需要你我親自參與的行動。」
她的一番話,獲得現場響亮的掌聲。
▲ 何欣純立委頒獎給比賽優勝的院生 (記者劉聿豐 攝)
✦ 院長的心聲:每一次參與,都是社會的回應
台中市希望家園院長許毓琳 在受訪時,語氣中帶著堅定與溫柔。她說:
「舉辦這場運動會,不是要比誰快誰慢,而是讓社會理解,身心障礙朋友也能挑戰自己,也能完成夢想。今天現場每一聲加油、每一個掌聲,都是社會最真實的回應與肯定。」
她強調,希望這樣的運動會能成為每年固定的社區活動,讓更多家庭走進理解與支持的循環。
✦ 在陪伴中看見希望
比賽最後,每一位參與者都獲得主辦單位的獎勵。前 3 名得到獎金、獎牌與獎狀,而其他完賽者也都領取到屬於自己的「完賽獎」。因為在這場比賽裡,真正的勝利,不是衝過終點的速度,而是「有人願意陪你一起完成」。
現場有家長分享:「孩子第一次在大家面前完成比賽,那種笑容是我從未看過的。謝謝希望家園,讓我們感受到這麼多的愛。」
▲ 完賽的服務對象與支持者,臉上的笑容是最美的畫面 (記者劉聿豐 攝)
✦ 永續理念,愛的實踐
今年活動更結合永續精神,鼓勵參與者自備水壺與環保餐具,營造簡單而友善的參與氛圍。操場上不僅有運動的汗水,更有彼此關懷的溫度。
「在這裡,你不是一個人。」這句話成為最動人的註解。從孩子的笑容,到家長的眼淚,再到立委與院長的陪伴,愛與勇氣在跑道上交會,也在每一個擁抱中被記錄。
✦ 溫柔見證
《擁抱希望·奔向未來》親子共融運動會,不只是一場比賽,更是一場生命的饗宴。它提醒社會:障礙不是距離,而是理解的起點。
在那片陽光灑落的操場上,每一雙緊緊牽著的手,都是社會溫柔的見證。
▲ 何欣純立委不僅全程參與活動,更大力支持院生手作工坊的產品義賣 (記者劉聿豐 攝)